【编者按】
1、发菩提心是成佛的第一步
我们学佛的初级目的:出离生死苦海,不受六道轮回;我们学佛的终极目的:上求无上佛道;下化无边众生。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又叫做“诸佛通愿”:诸佛在因地时,都发过这个愿,若无这四宏愿,诸佛无以成佛,佛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以求佛道的因而得成佛之果,法尔如是,自自然然。如未发求佛道之心,以何因而得佛果?
有《华严经》为证: “菩提心者,则为一切诸佛种子,能生一切诸佛法故。”
2、发菩提心是判别菩萨与非菩萨的标准
“菩萨”:全称“菩提萨埵”,菩提为“觉”, 萨埵为“有情”(众生),直译为“觉有情”;很多场合,被解释为“觉悟了的有情众生”。其实,这个解释有问题!问一句:既然“觉悟”了,还是众生吗?答:以理而论,生佛不二;就事而言,因次第故,凡圣有别。所以,在这个意义上说:觉者已非凡夫。
《金刚经》:“实无众生得灭度者”,何以故?无四相者,既得灭度,已非众生。“菩提萨埵”应当解释为:“求菩提(觉)的有情”,也就是:“求佛道的行者”。
因此,发了菩提心(求佛道心),就是菩萨;未发心者,就算有神通乃至有慈悲心,也不是菩萨!还以《华严经》为证: 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”
3、发菩提心能消重罪
我们每个人,过去无始劫中,“作诸恶业,无量无边。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”(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)。因此,消除罪障是学佛的捷径。
《优婆塞戒经》云:“善男子,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,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。”
4、发菩提心与往生净土
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:“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,虽行有优劣,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。此无上菩提心,即是愿作佛心。愿作佛心,即是度众生心。度众生心,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。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,要发无上菩提心也…”
彻悟禅师:“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。”此16字被奉为“净土纲领”。发心是“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”;是真学佛法的标志;是凡夫菩萨的标志;是成佛的根本原因。其体广大,其德无边。一切学人当发无上菩提心!
引用省庵大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以表发心之重要、发心之急迫:
“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愿立,则众生可度;心发,则佛道堪成。苟不发广大心,立坚固愿;则纵经尘劫,依然还在轮回;虽有修行,总是徒劳辛苦。故华严经云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”。忘失尚尔,况未发乎?故知欲学如来乘,必先具发菩萨愿,不可缓也。”
施食与菩提心
我们都承认自己是大乘佛弟子,那么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,我们自己有没有菩提心呢?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很多众生获得饱足,远离三恶道,这样的事情尚且不做,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就是大乘佛弟子,要发愿度化无量无边无尽的众生,这样的话,听起来总是有点……
如果连七粒米、几滴水都不舍得布施,那么布施身体头目脑髓,就比较难了。如果当下对于地狱饿鬼非人中阴的无量痛苦,熟视无睹,漠然置之,对于解脱他们痛苦的法门不屑一顾或者置之不修,然后说“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”,——我们可以由此反观自己的发心诚不诚。如果当下都不愿意拔一毛利天下,那么说我当来成佛的时候如何如何,估计成佛的时间要大大延迟了。
同时,依靠施食法门,也可以引导无量恶道众生发起菩提心,《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》中说:
“佛告阿难汝今受持此陀罗尼法。令汝福德寿命增长。饿鬼生天及生净土受人天身。能令施主转障消灾、延年益寿。现招胜福、当证菩提。发广大心、普为有情。积劫已来、多生父母。列宿天曹、幽司地府。焰摩鬼界、蜫微蠢动一切含灵。普设无遮、广大供养。悉来赴会。乘佛威光、洗涤身田。获斯胜利、受人天乐……无量地狱发菩提心。”——即是明证。